中外青年铜官窑相遇 千年窑都绽放友谊微笑

导语: 

2025年7月13日,在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的长沙窑博物馆门前,湖南工商大学“窑遥领先”实践团成员与两位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不期而遇。因实践团醒目的橙色队服吸引,外国游客主动提出合影请求,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在千年窑址前温暖开启。

正文:

在承载着大唐气韵的长沙窑博物馆门前,湖南工商大学“窑遥领先”实践团的成员们正进行实践活动。此时,两位外国游客被学生们醒目的橙色队服所吸引。

“May I take a picture?…” 一声带着犹豫的提议传来。

笑容成为了共同的语言。无需多言,实践团成员迅速而自然地聚拢在千年窑址前。面对镜头,每个人的笑容都无比灿烂、无比真诚。快门按下的刹那,所有人不约而同地、充满活力地高举象征“完美”与“连接”的大拇指,齐声欢呼:“Tong guan Kiln!” 这声饱含欢乐与期许的欢呼,在古迹上空清脆回荡。

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外国游客大合照 外国友人供图

合影的欢乐,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一个友善的微笑,一次热情的挥手,已悄然筑起沟通的桥梁。实践团成员指向眼前宏伟的博物馆建筑,用最明亮的笑容介绍:“这就是铜官窑!非常特别的地方!”

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外国游客介绍铜官窑 周佳欣供图

仿佛点燃了蓄积已久的期待。两位外国游客立刻会意地点头,脸上绽放出“找到知音”般的灿烂笑容。其中那位高个子先生兴奋地指向博物馆大门,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:“我们知道这里!” 他的同伴则完全沉浸在圣地氛围中,双手情不自禁地在空中舞动,精准模仿着拉坯匠人指尖流转的韵律,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:“泥土…火焰…太震撼了!”

图为实践队成员倾听外国游客谈论铜官窑 向颂月供图

那份对异域文化的向往与此刻身临其境的兴奋,清晰地交融在他们闪亮的眼神和上扬的嘴角里。他们专注地打量着这座承载历史的建筑,发出由衷的赞叹:“Wow! So beautiful!” ——这赞叹,是对眼前千年遗珍的致敬,也是对实践团成员热情介绍的温暖回应。博物馆门前,空气里瞬间充满了心照不宣的、开怀的笑声。千年窑火的厚重,在会心的笑容与忘形的肢体间,化作了连通彼此、直击心灵的滚烫电流。

告别时分,双方用力挥手,互道珍重。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感动与思考在实践团成员心中久久萦绕。铜官窑的千年窑火,不仅煅烧出瑰丽的陶瓷,更淬炼出一种穿越时空、沟通人心的力量。当异国的旅人能够脱口而出它的名字,知晓它“釉下彩故乡”的荣光,这份遗产的“世界性”被真切地触摸到了。它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“铜官”,它已是一个文化符号,一条从湘江之畔出发,蜿蜒流淌进世界文明长河的闪亮支流。博物馆门前灿烂的合影,正是这条文明之河上最生动的航标。

这场始于橙色队服和一张合影的温暖邂逅,它让实践团成员笃信:青年手中传递的,不仅是铜官窑的故事,更是文明互鉴的火种;铜官窑的传奇,必将在全球更多年轻的心跳中,找到新的回响。

心之所向,窑火永光——这光,不仅照亮铜官的过去,更将照亮它走向世界、连接人心的未来征途。

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外国游客介绍铜官窑 游客供图

作者: 陈紫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