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9日至14日,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指导的“诵响精神火炬,雅韵青春同行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苏州、杭州和绍兴三地,先后走进苏州市苏城外国语学校、杭州市烈士纪念馆等地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通过诵读红色经典、沉浸式研学等形式,以朗诵艺术传递红色精神,感悟文化传承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合唱《毕业歌》。致公党苏州市委会 供图
美育浸润校园:诵读经典感悟家国情怀
7月9日,团队参与苏城外国语学校“‘文心书房’进校园”活动,以朗诵剧《与妻书》和合唱《毕业歌》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美育浸润思政课。成员程佳辉、付雨昕声情并茂演绎林觉民与陈意映的诀别家书,当“吾充吾爱汝之心,助天下人爱其所爱”的台词响起,现场观众无不动容,家国情怀油然而生。此活动通过红色剧目展演、烈士家书诵读等形式,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润美于心,化美于行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程佳辉在朗诵《与妻书》。致公党苏州市委会 供图
红色地标诵读:在历史对话中厚植信仰
7月11日,团队在杭州烈士纪念馆开展沉浸式诵读。成员们逐字品读馆内导语并朗诵《吹号者》《满江红》《青春中国》等一系列经典稿件。团员们有力的声音还原了革命者唤醒民众的壮烈场景。“文物仿佛在倾听,每个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”,团队成员感悟道。烈日下五十余名游客驻足欣赏,“精忠报国”的匾额与青春之声交相辉映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杭州市烈士纪念馆朗诵《吹号者》。实践团成员闫文涛 供图
之江博物馆研学:探寻文明传承的多维表达
7月12日,团队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,并原创《钟鸣》稿件。稿件通过瞿秋白与历史人物的“跨时空对话”,诠释了文化赓续的时代使命。在团队成员采访游客时,一位家长分享道:“带孩子看文物是传承也是热爱!”。在实践和调研的过程中,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“传承”的多元形态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。实践团成员闫文涛 供图
五天的实践活动,是团队将抽象的红色精神具象化为声线中的敬畏、舞台上的热泪与田野访谈后的深刻反思的过程。这“声”入基层的探索,不仅传递、传承了历史的声音,更在青年心中种下了信念的种子。它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,启示着新时代青年,需要在与时代的共振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。未来,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朗诵团必将继续以声为媒,推动美育扎根时代生活,努力让每一个音符都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注脚,让每一次发声都为文化传承的长河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!
团队名称:苏州大学“诵响精神火炬,雅韵青春同行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
团队联系人:吕致远
撰稿人:蓝晓婧
供图:闫文涛
指导老师:陈晶